学院介绍 肇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成立于2015年9月,负责统筹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近年来,学院瞄准广东省、肇庆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一核两翼三阶四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2016年、2020年、2024年三次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18年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20年“地方本科院校‘531’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评第九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21年获评“互联网+”大赛省赛优秀组织奖,2022年获评广东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024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获评广东省高校就业创业特色示范课程。 实践基地 校内实践基地现已建成“一园”(一个主体园区,即肇庆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五区”(四个功能区,即文化创意园、电子商务园、中巴软件园、创客方舟、砚园创谷),总面积24978平方米。校外与肇庆市创新创业中心(国家级专业科技孵化器)、华智科创企业孵化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科技园(省级大学科技园)、肇庆市大创空间(省级众创空间)、肇庆市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等五个创新创业载体达成战略合作,基地面积达79646平方米。
亮点工作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构建“一核两翼三阶四融合”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一核”是指以校内双创实践基地为内核,承载我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模式和路径;“二翼”是依托“新工科”“新文科”两大重点领域的专创融合,支撑我校各专业学生的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三阶”是以双创课程、大创项目、双创大赛为载体,构建“素质养成-专创训练-双创实战”逐阶提升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链条;“四融”是将思创融合、专创融合、赛创融合、产创融合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全过程,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包含2学分的必修课程和6学分的创新创业实践,构建“必修+选修+实践+讲座”四位一体的双创课程体系。营造“敢闯会创”的新时代创客文化,把创新创业文化因子厚植于校园自然人文环境、教育教学环境和科研实践环境中,形成了“创新创业文化节”等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系列活动品牌。
典型案例
成立于2009年的“学府文创”团队,主要专注于地方文创产品的研发和成果转化,产品销往20余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包括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教育部、广电总局、中国-东盟秘书处等授予的各级各类奖项300余项。团队共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和产品版权授权930余项,承担国家级课题5项、省级课题11项以及市厅级课题20余项,累计带动2000余名在校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较好地实现了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