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 | 培养敢闯会创青年人才,了解砚园双创教育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原标题:培养敢闯会创青年人才,肇庆学院双创教育了解一下→

现标题:培养敢闯会创青年人才,了解砚园双创教育


走在肇庆学院的紫荆校道上,橱窗式设计的砚园创谷总能吸引过路师生的目光。创谷里,被分隔开的办公区域中,有师生在其中埋首工作或热烈讨论。肇庆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中,近百家企业入驻于此,创新创业成果正从理论转化为发展实效。

砚园创谷。肇庆学院供图

学校先后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广东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今年,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将在砚园举办决赛……

这些都是肇庆学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以下简称“双创教育”)成效的重要展示窗口。近年来,肇庆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了一批批敢闯会创的青年创新人才,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双螺旋发展格局注入了蓬勃动力。


顶层发力 筑牢双创育人根基

近期,肇庆学院《广府金绣——学府文创赋能留守妇女助力乡村振兴的先行者》项目入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决赛。广府金绣项目成立以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指导下,立足地方特色不断革新,获奖、获专利众多,如今更成为了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广府金绣”项目团队助力乡村振兴。肇庆学院供图

学校2021级车辆工程专业学生段皓然注册成立深圳市恩然科技有限公司,吸纳来自不同二级学院的30余名学生组成多元化创业团队,致力推动农业发展与直播电商融合,以新科技赋能传统农业。

无论是不断擦亮品牌、有力赋能乡村的广府金绣项目团队,还是从车辆工程专业到“跨界”闯进现代农业发展赛道的学生段皓然,他们的勇气信心和专业知识,都来自学校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更得益于学校对深化双创教育改革的科学规划与谋篇布局。

肇庆学院党委书记谢冠华强调,推动创新创业,学校要发挥出引领性作用。肇庆学院始终将创新创业教育置于战略发展高度,以系统化设计与分阶段推进构建全链条育人体系: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统筹全局工作,颁布《肇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构建“一核两翼三阶四融合”特色培养体系;聚焦“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前沿,推进学科交叉创新,推进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深度互嵌,培育复合型人才;构建创客空间开展启蒙教育、创新创业学院园区推进项目孵化、科技园实现企业化运作的三级进阶式实践载体,形成“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的双创育人格局。

肇庆学院年均投入逾百万元专项资金,精准支持师生双创实践,推动每年近200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设立8门特色课程,组建菁英班,构建“必修+选修+实践+研讨”四位一体的双创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学习需求。2024年,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获评广东省高校就业创业特色示范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获评广东省高校就业创业特色示范课程。肇庆学院供图

如今,肇庆学院已从多个维度夯实双创育人的“四梁八柱”,也已把双创基因深植校园自然人文、教育教学与科研实践三大场景,培育了学生知行合一的双创价值体系。


厚植沃土 滋养双创成果生长

树木参天需要沃土滋养。深化双创教育改革,肇庆学院将夯实平台建设作为重要举措持续推动。

校内,肇庆学院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主体园区,和文化创意园、电子商务园、中巴软件园、创客方舟及砚园创谷五个功能区,打造“一园五区”孵化生态,承载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机制、模式和路径。

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肇庆学院供图

大学科技园是我市唯一同时具备“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双重荣誉的科技创新平台,近年已成功孵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2家。晟合微电子(肇庆)有限公司是其中的典型成果。该公司在软硬件知识产权方面申报超过100项IP专利,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组织开展“研学游”活动 双创人才培养。肇庆学院供图

新落成的砚园创谷兼具项目孵化加速器与大学生双创教育示范基地双重功能。“进驻团队既能独立办公,又能在与其他团队师生的交流碰撞中跳出专业局限的创新火花,提升资源整合和团队协作能力。”肇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叶非华说,地方院校单学科优势有限,学校推动双创教育注重以“交叉学科”“组团作战”破解“单兵困境”。首批入驻创谷的双创团队项目涵盖人工智能、无人机、新材料等领域。

“进驻创谷后,我们的端砚文创产品得到更好的展示,项目也得到了更好发展。”《紫玉生辉——古端砚新活力》创新创业项目团队负责人、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李娜说,项目主要围绕端砚文化进行设计并生产相关的文创产品,目前已结合文学作品、肇庆名胜等内容开发出三套端砚文创产品,推出市场后也受到了师生与消费者的喜爱。

“紫玉生辉”团队砚园创谷工作室。肇庆学院供图

校外,肇庆学院与我市五个创新创业空间载体达成战略合作,并与企业建立580多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助推产教融合。此外,学校还携手校友企业与四会签订“双百行动”产学研深度合作框架协议,发挥人才科技优势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依托乡村美学工坊赋能乡村风貌提升、传统村落保护活化,在积极参与县域发展深度转型、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同时,进一步延展拓宽师生校外双创实践平台,助推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有机融合,力促双创成果落地转化。


实战“练兵” 以赛促教促学促创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既是展示创新成果、实践创业理想的竞技平台,也为双创人才培养提供多维度成长支撑。

以战代练,全面提升。肇庆学院充分发挥大赛引领作用,将高水平创新创业竞赛作为深化双创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精心打造“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双创教育长效工作机制,让师生在实战中“练兵”,全面提升育人水平。

5月17日至19日,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将在肇庆学院打响。省“挑战杯”是省内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青年科创赛事之一。大赛首次来到肇庆、走进肇庆学院的背后,既是对肇庆学院乃至肇庆市双创教育生态建设成效的认可,也意味着学校双创教育已进入省级关键赛道。

undefined

肇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作品成果展火热举办。肇庆学院供图

乘借办赛东风,学校深度对接兄弟院校竞赛培育体系,系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为双创教育实现纵深发展注入鲜活动能。针对学校晋级省赛决赛的10个主体赛项目和5个专项赛项目,全校上下则以“精准辅导+实战演练”双轨并进,协同推进参赛项目质量升级,全力冲刺赛事奖项突破,真正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

邀请专家开展路演答辩及演讲礼仪培训。肇庆学院供图

据统计,近年来,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等高水平赛事中,肇庆学院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以上奖项超过70项,双创教育成果喜人。


肇庆学院创新创业实践风采

肇庆学院2005级国际贸易专业校友李祈霖:本科求学深受触动 职业选择自此启程

李祈霖。肇庆学院供图

广东三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宝新材”)是专业从事生产销售湿磨合成云母粉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生产的合成云母产品占据全球市场较高份额。李祈霖,正是三宝新材的董事长。

“大三时,国际营销学专业课上,老师深入浅出的授课让我感受到了市场营销的魅力。”在校园创新创业氛围和课堂学习的激励下,他系统自学营销课程并赴海外深造,他说,本科时期的求学经历,是他职业选择的起点,也对他后来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2011年执掌企业时,李祈霖直面企业“以产定销”的传统理念桎梏,他的所学所悟让他意识到,“以市场为导向企业才能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充分了解市场运作情况后,李祈霖对公司进行改革换血。

他还依托自身在合成云母生产技术方面的技术积累,持续加快工艺技术的研发创新,不断创造新需求以争夺存量市场、开发增量市场。

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登陆新三版、实现大转型,再次焕发新光彩。

肇庆学院2003级物理专业校友孔凌:大一勇闯创业路 抢占低空经济发展先机

孔凌。肇庆学院供图

由孔凌创立的广东凌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凌飞航空”)是肇庆成长起来的一家专注无人飞行器研发、设计、制造的高成长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我自小便对航空模型感兴趣,大学时期我结合专业知识尝试制作航空模型。”孔凌说,得益于学校营造的良好学习环境和创新创业氛围,大一那年,他就以设计制作航模飞机的方式,开启了创业之旅。

2019年,孔凌正式成立凌飞航空。随着低空经济兴起,敏锐的孔凌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早早把企业的发展机型逐步调整到应用需求量更大更广的新型低空物流运输、即时配送等方面。同时,他注重强化产品研发力度,以创新助推企业发展。

凌飞航空也积极与肇庆学院沟通对接,深化产学研合作、为学生参加无人机项目竞赛提供技术指导、为毕业生就业见习提供机会,推动校企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孔凌说,“肇庆学院是我的母校,我希望能够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公司与母校发展实现共赢。”

肇庆市砚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立足科研成果 打造砚园特色饮品

砚初团队。肇庆学院供图

在“双百行动”的号召和肇庆学院深化双创教育改革、大力培养双创人才的规划部署下,由肇庆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汪洪武教授带领学生组成的药食同源资源开发与利用服务队积极对接四会市,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展“柑桔精深加工”项目,协助企业研发出涵盖鲜果、NFC果汁、柑桔精油、柑桔膳食纤维、柑桔奶昔、桔子酒等六大产品的“一果六联产”模式,显著提高柑桔附加值。

汪洪武说,“目前,我们的团队已从前期的研发创新,转入到推进创业项目阶段。”肇庆市砚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砚初”)应运而生,公司得到了长足发展。砚初负责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四学生陈琮霖表示,他们的产品已获得学校品牌授权,将更快获取师生的品牌认同感,还将有利于他们依托“校园情怀”快速打通校内销售渠道。

目前,砚初已联合柑桔精深加工团队,和四会一企业达成深度合作,三方将通过“校企合作+代工+创业”模式整合资源,共同开发砚园风味桔络奶昔、沙糖桔系列果饮等产品。

“印象砚园”文化创新项目:跨学科多领域联合 打造砚园文化靓丽名片

印象砚园。肇庆学院供图

以砚园标志性建筑为灵感设计的金属书签,独具砚园特色的校园文化衫……一支由在校生组建的“印象砚园”文创团队以砚园文化、砚园故事为核心,研发设计和生产各类文创产品。

团队负责人、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大四学生王钰萍介绍,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学院和专业,是一支“跨学科、多领域”的队伍。团队进驻创谷,获得学校官方平台的宣传助力和文创品牌的官方授权,“得益于学校的支持和团队的探索,我们已逐步构建起线上线下双渠道运营模式,还依托创谷及仓储空间,进一步完善了线下运营体系。”

如今,作为官方授权品牌,“印象砚园”文创已积累一定的知名度,日常既能稳定承接校内订单,又能依托线上平台面向社会销售特色文创产品。团队还凭借独特的设计理念与优质的产品服务与部分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实现了项目的自主运转与良性发展。



通讯:西江日报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苏燕君   编辑:甘鸣   审定:唐文武

  •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55号中巴软件大楼四楼 邮编:526061
  • Copyright©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肇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版权所有